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隄役

天阔山头头,江空石齿齿。 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 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水。 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 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眎。 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 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 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 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 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 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 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清泚。 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译文:

天空广阔,山头高耸入云;江水浩渺,江中的石头参差不齐。 寒霜降临,使整个宇宙都变得清肃,世间万物的根柢都清晰地显露出来。 这预示着明年春天的到来,世间万物将从此开始新的生长。 可是人事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很多人到了江边才认识水的特性。 那陡峭的堤岸高达百尺,就像婴儿的性命悬于一线。 危险的状况如此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有些人却像对待毫不相干的事一样冷漠。 我心中的忧虑难以释怀,人们却认为我是个庸俗的官吏。 其实官吏怎么能使人变得庸俗呢?不过是有些人自己庸俗罢了。 在这天地间悠然漫步,秉持着忠信的品德与理念。 这其中有明白透彻的道理存在,无论事情大小都是值得关注的事。 何况我还遇到了志同道合、重道义的朋友,他们深情地眷顾着我,没有嫌弃我。 我们一起探讨深刻的道理,相互启发,世俗的污浊怎么能污染我们呢? 夜晚寒冷,人们都想回去了,江面上的渔火在清澈的水波中闪烁摇曳。 这渔火仿佛照亮了我的内心,我不禁悠悠地发出长叹。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