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薛秘书见遗玉臂格谢书则堂扁额

人心之精微,未动孰为判。 邪正介然形,君子小人断。 熙熙大雅歌,洋洋关雎乱。 或觇时安乐,或识世屯难。 是惟言出口,矧复书脱腕。 至著恢人文,至微极幽赞。 或者藏其心,外饰徒璀璨。 谁知敬肆间,德之所聚散。 卓哉符溪老,吾道资御捍。 万殊错揉中,独识一理贯。 反躬事省察,愤世兴寤叹。 揭堂阐斯则,绝识陋秦汉。 于余或有所,相谓画可玩。 无物报琼瑶,作诗附笔谏。

译文:

人的内心世界极为精细微妙,在它还未萌动的时候,谁能将其中的差别分辨清楚呢? 一旦邪念和正气的界限清晰地显现出来,君子和小人也就可以断然区分了。 那《诗经》里雅正和谐的诗歌欢快流畅,《关雎》篇的旋律悠扬动听,洋洋洒洒。 从这些诗中,我们有时能看出当时社会的安乐祥和,有时也能认识到世道的艰难困苦。 这仅仅是话语从口中说出的情况,更何况是书写成文呢。 往大了说,书写能弘扬人类的文化,往小了讲,它也能深入揭示幽微难明的事理。 有的人内心藏着不良的想法,只是外表装饰得光彩夺目。 谁能知道在恭敬和放肆之间,其实是品德的汇聚与散失啊。 符溪的那位老先生真是卓越不凡,他以我们所秉持的道为凭借,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 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事物交错混杂之中,他能独自认识到贯穿其中的那个根本道理。 他还能反躬自省,进行自我检查和审视,看到世间的乱象,不由得发出感慨和叹息。 他把这所堂屋命名为“则堂”来阐明这些道理,他这种卓越的见识让秦汉时期的人都显得浅薄。 老先生可能觉得我有些可取之处,说我画的画值得赏玩。 我没有什么好东西来回报他的美意,只能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就像用笔来进行谏言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