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精微,未动孰为判。 邪正介然形,君子小人断。 熙熙大雅歌,洋洋关雎乱。 或觇时安乐,或识世屯难。 是惟言出口,矧复书脱腕。 至著恢人文,至微极幽赞。 或者藏其心,外饰徒璀璨。 谁知敬肆间,德之所聚散。 卓哉符溪老,吾道资御捍。 万殊错揉中,独识一理贯。 反躬事省察,愤世兴寤叹。 揭堂阐斯则,绝识陋秦汉。 于余或有所,相谓画可玩。 无物报琼瑶,作诗附笔谏。
次韵薛秘书见遗玉臂格谢书则堂扁额
译文:
人的内心世界极为精细微妙,在它还未萌动的时候,谁能将其中的差别分辨清楚呢?
一旦邪念和正气的界限清晰地显现出来,君子和小人也就可以断然区分了。
那《诗经》里雅正和谐的诗歌欢快流畅,《关雎》篇的旋律悠扬动听,洋洋洒洒。
从这些诗中,我们有时能看出当时社会的安乐祥和,有时也能认识到世道的艰难困苦。
这仅仅是话语从口中说出的情况,更何况是书写成文呢。
往大了说,书写能弘扬人类的文化,往小了讲,它也能深入揭示幽微难明的事理。
有的人内心藏着不良的想法,只是外表装饰得光彩夺目。
谁能知道在恭敬和放肆之间,其实是品德的汇聚与散失啊。
符溪的那位老先生真是卓越不凡,他以我们所秉持的道为凭借,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
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事物交错混杂之中,他能独自认识到贯穿其中的那个根本道理。
他还能反躬自省,进行自我检查和审视,看到世间的乱象,不由得发出感慨和叹息。
他把这所堂屋命名为“则堂”来阐明这些道理,他这种卓越的见识让秦汉时期的人都显得浅薄。
老先生可能觉得我有些可取之处,说我画的画值得赏玩。
我没有什么好东西来回报他的美意,只能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就像用笔来进行谏言一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