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侍郎生日

后皇一念根至仁,地虽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动此应关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鹬耳吾渔人。 大国信誓方重申,时遣升勺苏穷鳞。 有狼其心不我恩,囊书赤白惊严宸,帝曰可矣予其征。 臣某奉诏之淮𣸣,臣某董师留汉滨。 西南忧顾谁其分,我有从橐之亲臣。 时其动静制主宾,自𫔶以外惟将军。 边头赤子方寝薪,旆旌悠悠鸟乌驯。 将军羽扇白纶巾,且将沈静弭放纷。 迩来世道波沄沄,士为欲缚迷天真。 开禧戎首终身焚,未闻先事人有言。 大官一唱和者群,前而和之后云云。 厥今狂猘先狺狺,事势不与开禧伦。 方拯挚兽招饥蚊,此何为者祇自尘。 志士愤惋三军颦,置之不治虎患存。 治之不胜桃虫拚,胜之不尽穷兽奔。 尽矣复与谁为邻,譬诸白黑方交枰。 彼据腹脇吾边唇,养成持势犹不均。 况彼攻夺吾逡巡,局势往往随时新。 不有妙手谁弥纶,人才生世厥有因。 帝赍天假崧降神,一心可以位乾坤。 浮云轩冕何足论,祝公早还要路津。 并包众智资多闻,倡明大义清妖氛。 携持令誉归麒麟,蹇余不能康世屯。 浯溪有石高嶙峋,傥能奔走东郭㕙。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天的一念源自至高的仁爱,无论南方北方,土地上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国家局部出现的问题就像手指抽搐一样,不能轻视,一处有变动其他地方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这就如同和身体各部分息息相关一样。 人们说西北的犬戎部落相互吞噬争斗,他们就像蚌和鹬一样相互争斗,而我们大宋就如同那渔人,可以从中获利。大国之间刚刚重新郑重地订立了信誓,不时地给予一些小的援助去拯救那些处于困境的百姓。 然而有像狼一样黑心的势力不感恩我们,用文书来挑衅,惊动了威严的帝王。皇帝说:“可以了,我要去征讨他们。”大臣某某奉诏前往淮水岸边,大臣某某统领军队留在汉水之滨。 西南地区让人担忧,谁来分担这份责任呢?我有亲近且得力的大臣。要根据局势的动静来掌控主客之势,军营之外的事务就全由将军做主。 边境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像睡在柴草上一样危险,而将军的旗帜悠悠飘动,连飞鸟都显得驯服。将军手持羽扇,头戴白纶巾,以沉稳安静来平息纷乱。 近来世道如波涛汹涌,士人被欲望束缚,迷失了纯真的本性。开禧年间挑起战事的人遭到世人唾弃,可在事情发生之前却没人进言。大官一倡导,附和的人就成群结队,前面有人附和,后面就跟着人云亦云。 如今那狂躁的敌人率先发出狂吠,现在的事势和开禧年间不可相提并论。如今正拯救野兽却招来了饥饿的蚊虫,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只是自找麻烦。 有志之士愤怒惋惜,三军将士都皱起了眉头。如果对敌人置之不理,就像老虎的祸患一直存在;如果去征讨却不能取胜,就如同对付小小的桃虫也费力;即便取胜了但不能彻底消灭敌人,就像困兽会四处奔逃。彻底消灭敌人后又和谁为邻呢,这就好比黑白棋子在棋盘上交战。 敌人占据着腹胁的有利位置,而我们只守着边缘地带,势力养成和局势依然不均衡。况且敌人不断进攻抢夺,而我们却迟疑不决,局势往往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如果没有妙手之人,谁能统筹全局呢? 人才来到世上是有原因的。皇帝得到上天的恩赐,就像嵩山降下了神灵一般。您有一颗赤诚之心,可以使乾坤安定。那些如浮云般的高官厚禄哪里值得一提,祝愿您早日走上重要的仕途。 您要广纳众人的智慧,增加自己的见闻,倡导阐明大义,清除妖邪的氛围。带着美好的声誉登上麒麟阁,可惜我不能拯救世间的艰难困苦。 浯溪有高耸嶙峋的石头,如果能驱使东郭顺子那样的贤才就好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