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致政花石山诗

春风挽征衣,淑景荐笾实。 山中之奇观,变态纷襞积。 或划然以舒,或蒙然以密。 或妩如修眉,或突如巨迹。 或鸷鸟将搏,或游龙偕出。 一目百奇怪,随景发诗癖。 江山昔岂无,万古阅闲寂。 而独陈于今,涸我风月笔。 便如遗俗士,高卧天一壁。 人知匪自献,不知亦奚恤。

译文:

春风轻轻吹拂着远行之人的衣裳,美好的景致就如同祭祀时盛放在笾中的祭品一样诱人。 这山中的奇妙景观,其变化的形态就像层层堆叠的织物,丰富多彩。有的景象豁然开朗,一片舒展;有的则雾气迷蒙,显得幽深致密。有的山峰妩媚动人,就像美人修长的眉毛;有的突兀耸立,好似巨人留下的巨大脚印。有的景象如同凶猛的鸟儿正要展翅搏击猎物,有的又像游动的蛟龙一同跃出水面。 一眼望去,山中有着成百上千种奇特的景象,这些景象撩拨起我写诗的兴致。这江山美景过去难道就不存在吗?它们历经万古岁月,一直都在这寂静中度过。 却唯独在如今展现在我眼前,让我那原本善于描绘风月的笔也似乎干涸了,不知如何来书写它的美。这就好像一位远离世俗的隐士,高卧在天地的一角。 人们知道这美景并非它自己主动展现出来的,可就算不被人知晓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