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常丞知阆州

十年痼丘壑,厌食青山薇。 不作时世粧,短褐怀明玑。 出门歌一曲,听者魂为飞。 方骑将军马,旋闯师氏闱。 清名满双宇,宥画裨枢机。 便面障俗尘,不肯缁素衣。 一朝典仪蕞,云步方峨巍。 顾怀锦屏胜,见谓天下稀。 彤幨下青冥,骢马黄金鞿。 假道淛以东,袖有四明归。 我来今二年,几度与客违。 名位偶君似,临分重依依。 风节耐岁晚,富贵倏晨晞。 相期久远看,努力踵前徽。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你这十年来一直隐居在山林丘壑之间,早已吃腻了那青山里的野菜。你不迎合世俗去梳妆打扮,身着粗布短衣,内心却怀揣着如明珠般的才华。 你一开口高歌一曲,听到的人都仿佛灵魂为之飞动。你先是骑着将军的骏马,随后又进入了名师的门庭。 你的美名传遍了天地之间,你的谋略为朝廷的决策出了不少力。你用扇子遮挡世俗的尘埃,不肯让自己洁白的衣衫被染黑。 忽然有一天你去掌管一方小地方,仕途之路开始变得高大光明起来。你心中怀念锦屏山那绝美的景色,那可是天下少有的胜景。 你坐着华丽的车子从高空般的高位降临,骑着配有黄金马笼头的青骢马。你借道浙江以东,衣袖里仿佛装着四明山的美景归来。 我来到这里已经两年了,好几次和友人分别。我的名声地位偶然间和你相似,到了分别的时候就格外依依不舍。 你的风骨气节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而富贵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容易消逝。我们相互期许要把眼光放长远,努力继承前人的美好品德。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