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前人见赠

惟公治迹峤之南,增秩颁金出帝佥。 蛮獠望风安畛域,城𬮱兴筑赖韬钤。 恩行稚耋增和乐,令下奸豪尽伏潜。 抚俗上宽当宁念,扬风深副远民瞻。 潮阳鳄去因诚祷,合浦珠还表性廉。 五岭盛传威德著,九天俄下诏书严。 紫宸入觐输忠谠,青琐归来发滞淹。 謇謇去为中国使,皇皇宁许外夷觇。 河冰日度疑铺玉,朔雪时逢类撒盐。 持节塞垣先正席,过涂溪馆尽穷阎。 光华不辱熙朝命,诽讪因知黠虏𪫺。 去路冬迎风若箭,还朝春早月如镰。 论勋已出庭臣右,得礼应须史笔添。 赐对预陈官政致,称褒亲被德音恬。 天人密语依旒冕,风日微和满扇帘。 得请乡州心且适,暂违黼座义无嫌。 都门客况千钟饯,禁掖诗仍二府兼。 巨舰解维桃浪紧,高楼夹岸柳丝纤。 经途驻节频开旆,密宴喷香似展匳。 会友樽罍醅泼蚁,渡淮诗什砚磨蟾。 居常志气惟中立,虽久淹徊肯附炎。 夜泊每窥渔父火,晓行遥认酒家帘。 吴江橘柚津偏美,茂苑鲈莼味正甜。 上冢朋从空里巷,过家车马拥门簷。 隣邦饷劳迎旌棨,乐榭歌欢散彩缣。 渡越一潮催叠鼓,去杭千骑拥行襜。 抑强抚弱恩先被,宣化承流泽下沾。 鉴水渔樵随业乐,秦山草木尽仁渐。 想经岁月须膺召,纵有蓍龟不在占。 屡寄诗筒追故事,亲挥墨宝见劳谦。 冰清气谊同初淡,胶固情怀未比粘。 何日西归容迓礼,莫辞吟醉夜厌厌。

译文:

这首诗是唱和之作,整体围绕前人功绩、出使经历、返乡情形等展开赞美,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您治理的政绩在五岭之南闪耀,皇上增加您的官秩、赏赐金钱,这都是出自皇帝的圣裁。 南方的蛮獠部族听闻您的威名,各自安守自己的疆界;城池的修筑,多亏了您卓越的谋略。 您的恩泽施行,让老人和小孩都增添了和睦与欢乐;法令一下达,奸邪豪强全都乖乖蛰伏潜藏。 您安抚百姓,让朝廷宽心,大大符合了远方民众的期望。 就像韩愈在潮阳诚心祈祷让鳄鱼离去一样,您也有如此神奇的感召力;又如同合浦太守孟尝,因清廉使珍珠重新回到合浦,彰显出您廉洁的品性。 五岭一带都盛传您的威望和德行,不久,朝廷就降下了威严的诏书。 您进入紫宸殿朝见皇帝,进献忠诚正直的言论;从宫廷出来后,解决了诸多积压的事务。 您刚正不阿地出使北方,怎能让外夷轻易窥探到我们的虚实。 您在河上每日前行,河冰好似铺着美玉;时常遭遇北方的大雪,就像有人撒盐一般。 您手持符节在边塞先端正席位,经过的溪边馆舍都是些偏僻之地。 您光彩荣耀,不辱朝廷使命,那些狡黠的敌虏的诽谤自然就被识破。 去的时候正值冬天,寒风如箭般凛冽;回来时春天早早到来,月亮如镰刀般弯弯。 论功劳您已超过朝廷中的大臣,您得体的礼仪应该被史官记载下来。 您被皇帝召见,预先陈述了为官理政的方法,得到皇帝亲切的褒奖,圣音温和。 您与皇帝在朝堂上秘密交谈,那时微风和暖,满是温馨。 您得以请求到家乡任职,心中十分畅快,暂时离开皇帝身边也并无不妥。 都城门外有众多宾客带着美酒为您饯行,宫廷中官员们还为您赋诗相赠。 巨大的船只解开缆绳,在桃花浪急的江上前行,两岸高楼旁柳丝纤细。 途中您停留驻节,多次展开旗帜;举办的私密宴会香气四溢,好似打开了精美的妆奁。 与朋友聚会时,酒杯里的酒泛起泡沫如蚂蚁;渡过淮河时,您在砚台上研磨写诗。 您平日里志向和气度始终保持中立,即使长久宦途不顺也不肯趋炎附势。 夜晚停泊时,常常窥探渔父的灯火;清晨赶路,远远就能辨认出酒家的帘子。 吴江的橘柚在渡口格外鲜美,茂苑的鲈鱼和莼菜味道正甜。 您回乡上坟,亲朋好友都出来迎接,使得里巷都空了;车马聚集在您家门前。 相邻的州郡带着礼物迎接您,乐榭中歌声欢快,彩绢飘散。 渡过钱塘江时,鼓声阵阵催人前行;前往杭州时,众多人马簇拥着您的车驾。 您抑制豪强、安抚弱者,恩泽先行覆盖;宣扬教化、承接皇恩,福泽向下滋润百姓。 鉴湖边上的渔人和樵夫都能安居乐业,秦山的草木也都渐渐感受到您的仁德。 想来过不了多久您就会被朝廷召回,即便用蓍草龟甲占卜也不用算了。 您多次寄来诗筒,追念旧日的雅事,亲自挥毫泼墨,尽显谦逊。 我们的情谊如同初时一般清冷却又深厚,像胶一样牢固而不粘腻。 什么时候您西归能让我有机会迎接您,到时不要推辞,我们一起吟诗醉酒,彻夜欢畅。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