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前人度夏方回南都

宫师弥寿降尊时,顿觉光华满郡扉。 况属炎晖初可畏,未逢秋爽莫言归。 山堂酒嫩浮红蚁,石缝茶新碾翠旗。 有美望湖风四面,尚留挥汗雨沾衣。

译文:

在南都这个地方,德高望重且长寿的宫师大人放下尊贵的身份前来,顿时让这郡府的门庭都充满了光彩。 更何况现在正值酷热的夏天,暑气刚刚变得十分可怕,在还没迎来秋日凉爽的时候可千万别说要回去。 在山间的厅堂里,新酿的美酒泛起了红色的酒沫,就像游动的红蚁;石缝间新采的茶叶,被碾成了像翠旗一样的茶末。 那美丽的望湖亭,四面都有凉风,可即便如此,人们依旧挥汗如雨,汗水浸湿了衣裳。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