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泉县龙洞

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 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 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 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

译文:

在蜀地的道路上,群山个个都能叫出名字来,而当我又遇到如此美妙的地方时,心情愈发神清气爽。 一开始,我还怀疑是谷口被连着天际的云朵遮蔽了,等走进一看,却发现整个山洞明亮得仿佛能看到天空的中心。 山洞里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挨着一块,就好像是蹲伏着的虎豹。飞落而下的泉水,溅起的水花如美玉般纷纷破碎洒落。 在那高高的山顶上,另有一条通往神仙境地的道路,我又可以沿着它努力攀登向上前行啦。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