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台压郡东北陲,势旋力转奔而驰。 伟哉造物谁其尸,一山中起高峩巍。 群峰环辅拱以立,背面肘腋相倚毗。 怪石差差少媚色,长松落落无邪姿。 岩隈有路数百仞,直登不悔形神疲。 中间轩豁浮图舍,栋宇彩错金璧辉。 寒泉一亩清可鉴,优游鳣鲔扬鳞鬐。 猿闲鸟暇两呼笑,老僧矍铄趋且嬉。 天风烈烈骨毛竦,更云六月无炎曦。 攀缘绝顶下四顾,溪山百里如掌窥。 我思宜有隐君子,放心不与时安危。 巢由之行已高世,白云卧此逃尧妫。
题衢州唐台山
译文:
唐台山雄踞在衢州郡城的东北角落,那山势蜿蜒曲折,仿佛有力道在驱使它奔腾驰骋。
多么伟大啊,这神奇的创造究竟是谁主宰操持呢?一座山峰拔地而起,高高耸立,雄伟壮观。
周围众多的山峰环绕拱卫,恭敬地站立着,它们前后左右相互依靠、紧密相连。
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参差不齐,缺少妩媚的姿态;挺拔的松树疏落有致,没有一丝邪媚的样子。
山岩的角落有一条数百仞高的小路,一直攀登上去,即便身体和精神疲惫不堪也不后悔。
半山腰处开阔轩敞,有一座佛塔寺院,房屋建筑色彩斑斓,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寺前有一亩大小的寒泉,清澈得可以当作镜子照人,肥美的鳣鱼和鲔鱼悠然游动,扬起它们的鳞片和鱼鳍。
猿猴悠闲自在,鸟儿从容闲暇,它们相互呼唤嬉笑;老和尚精神矍铄,跑来跑去,十分欢快。
山风猛烈地吹着,让人毛骨悚然,据说即便在六月,这里也没有炎热的阳光。
攀爬到山顶,向下俯瞰四周,方圆百里的溪流和山峦,就像在手掌中看东西一样清晰。
我心想,这里应该有隐居的君子,他们放宽心境,不把世间的安危放在心上。
许由和巢父的行为早已超凡脱俗,他们要是在这里卧于白云之间,就如同逃离了尧、舜的时代,远离尘世纷争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