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阆州之景天下奇,尝见老杜城南诗。 嘉陵江湍清且洁,锦屏山叠雄复巇。 醉翁生钟大峩秀,收拾气象为文词。 自从屏星副郡治,讼平事简奚设施。 幽潜穹大极所有,搜罗咏赋一不遗。 州僚俊集嘉酬和,海涛汹涌洪波随。 顾余不鄙可语者,联编累轴缄以贻。 寸珠盈掬破冥晦,尺璧入手无瑕疵。 穷搜囊箧暴侈富,开窥秘啬心惊嬉。 竟微一毫报佳况,临纸复辍惭久之。

译文:

阆州的景色堪称天下奇绝,我曾读过诗圣杜甫描绘阆州城南的诗篇。 嘉陵江水流湍急,江水清澈又洁净;锦屏山山峦层叠,山势雄伟且险峻。 吴师孟先生你出生于钟灵毓秀的大峩山,将这天地间的万千气象都汇聚成了优美的文辞。 自从你以通判的身份辅佐阆州治理,这里诉讼平息、事务清简,你也无需有太多额外的举措。 你深入探寻,无论幽深隐秘还是广阔宏大之处,世间的美好都被你搜罗,然后一一用诗歌咏唱,没有丝毫遗漏。 州里的同僚才俊聚集,大家相互唱和,那诗作就如同汹涌的海涛、奔腾的洪波。 你不嫌弃我,把我当作可以交流的人,将一轴又一轴的诗作装订成册寄给我。 你寄来的这些诗篇,就像满满一把的寸珠,能驱散黑暗;又像到手的尺璧,没有任何瑕疵。 我翻遍自己的囊箧,却没有什么丰厚的东西能与之相配;打开你寄来的佳作,那藏在其中的精妙让我既惊叹又欣喜。 可我竟然没有一点能回报你这份美意的,面对信纸,我又停下笔来,惭愧了许久。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