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赣闻晓角有作

江南历尽佳山水,独赣潺潺三百里。 移舟夜泊惶恐滩,画角乌乌晓风起。 栖鸥宿鹭四散飞,梦魂惊入渔樵耳。 三通迤逦东方明,又是篙工造行矣。 横波利石千万层,板绳缚累如山登。 夷途终致险且升,自顾忠信平生凭。

译文:

我在江南游遍了那些美丽的山水,唯独这赣江的三百里水路流水潺潺,别具特色。 我移动小船,在夜里停泊在了惶恐滩边。清晨,带着呜呜声的号角声随着风响起。栖息在这儿的鸥鸟和白鹭被惊得四散飞去,我那被惊醒的梦魂仿佛也飘进了打渔人和樵夫的耳朵里。 号角声三声缓慢地吹响之后,东方渐渐亮了起来,撑船的船夫又开始准备出发了。 江面上涌起层层波浪冲击着石头,船就像用木板和绳子捆绑堆积起来的重物,前行就如同登山一般艰难。平坦的路途最终也会变得危险而充满挑战,但我深知,我一生都凭借着忠诚和信义前行,内心坦荡。
关于作者
宋代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