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其五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 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 炼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 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译文:

诗人们常常把月亮当作自己情感和思绪的寄托,面对月亮吟诗,诗的意境或浅显或深邃。 月亮缺的时候就像弯弯的钩子,圆的时候就如同明亮的镜子,月色洁白的时候好似温润的美玉,而有时泛着紫光又如同黄金般耀眼。 炼丹的道士们长久地专注于修行,如同守着这月亮的规律一般持之以恒;明心见性的禅师们也会清晰透彻地吟咏着对月的感悟。 可不知道今晚是哪户人家这么煞风景,那喧闹震天的吹打乐声一直响到横斜的参星出现。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