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商察院

窃伏西湖雪鬓催,长歌声断鬼神哀。 青天有月无人看,白帝行秋待我来。 近水远山俱冷淡,败荷孤苇尚低回。 今朝欲向青门道,出到疏篱意已灰。

译文:

我暗自隐居在西湖边,岁月匆匆,两鬓如霜,愁绪催得白发更多了。我放声高歌,歌声停歇,连鬼神听了都不禁哀伤。 那晴朗的天空中挂着明月,却无人欣赏它的皎洁。秋神正掌管着秋季,仿佛在等待我这个知音到来。 靠近湖水的地方和远处的山峦,都透着一股清冷、淡漠的气息。那残败的荷花和孤独的芦苇,还在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回叹息。 今天我本打算前往京城城门青门道,可当我走到稀疏的篱笆旁时,心中的希望已然破灭,意兴阑珊。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