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祁门不老山高法师

鼇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 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 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 步虚韵稳听晨礼,环珮声迟识晚朝。 饭啗青精颜色好,词歌白鹤利名消。 囊空阿堵缘辞宠,匣蓄干将为斩妖。 折角巾多裁氎布,隠居衣尽屏鲛绡。 神游汗漫趋蓬岛,禹步回旋指斗杓。 九转丹砂盈日月,三千功行继松乔。 密渠细石通泉窦,斜插疏篱护药苗。 瓮里香醪斟琥珀,壁间修扇阁芭蕉。 蟠桃欲熟人争窃,野菜初生手自挑。 花卉得时舒锦绣,瓶汤娱客奏笙箫。 长松夭矫龙千尺,嫩竹琳琅玉万条。 凤翅乱峰森洞口,羊肠微径绕山腰。 床眠瘿木肱常曲,兀坐文藤足屡翘。 衮衮骞河倾俊辩,温温和璞琢孤标。 我惭未跃三春浪,君去行看八月潮。 好把阴功拯存没,西归宜早买吴舠。

译文:

在那高耸入云如美玉般的天空中,万仞高的鼇山矗立着。山上住着高深的真人,他的修行境界寂静清幽,超凡脱俗。 高法师年轻时就能超脱于尘世之外,有着豪迈的气概。他心性纯净,不为世间的喧嚣和繁杂所污染。 那山洞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光,和人间大不相同。世间的人又哪里知道这宇宙的广阔和高远呢。 云朵覆盖着醮坛,周围一片安静;烟雾凝聚在仙室,显得格外清幽寂寥。 清晨举行仪式时,能听到他念着韵脚稳当的步虚声;傍晚朝拜时,能从迟缓的环珮声中知晓他的行踪。 他吃着青精饭,面色红润。吟唱着关于白鹤的歌谣,名利之心也随之消散。 他囊中羞涩,是因为拒绝了别人的恩宠;剑匣中收藏着宝剑,是为了斩杀妖邪。 他常常戴着用氎布裁剪的折角巾,所穿的隐居衣物也摒弃了华丽的鲛绡。 他能神游于广阔无垠的天地,奔赴蓬莱仙岛;还能像大禹一样迈着独特的步伐,指向北斗星。 他炼制的九转丹砂历经日月的精华,积累的三千功德足以比肩古代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子乔。 细密的水渠和石头连通着泉水的孔洞,倾斜的疏篱守护着药苗。 瓮里的美酒如同琥珀般晶莹,壁间挂着的团扇就像芭蕉叶。 蟠桃快要成熟的时候,总有人想着偷偷去摘;野菜刚长出来时,他就亲手去挑采。 花卉在合适的时节绽放,如同锦绣一般美丽;用瓶中热水待客,那声音仿佛笙箫奏响。 高大的松树像矫健的巨龙,足有千尺之长;嫩绿的竹子如美玉般琳琅满目,有万条之多。 洞口外,如凤翅般的乱峰林立;山腰上,羊肠小道蜿蜒环绕。 他睡在瘿木床上,手臂常常弯曲着;独自端坐在文藤椅上,双脚屡屡翘起。 他滔滔不绝地辩论,言辞如银河倾泻般流畅;他的品德温和,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有着独特的风采。 我惭愧自己还没有在科举的浪潮中取得成功,而您即将去看那八月的钱塘大潮。 希望您多多积累阴德,拯救生者和逝者。等您西归的时候,还是早点买好小船吧。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