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堂即事

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飚驾同来归。 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 初得松门入萧瑟,渐绕苔径穿芳菲。 奇花异卉不可识,但觉春是人间非。 高檐长廊白日静,朱帘绿幕清风微。 仰观群玉三大字,始忆上帝书所储。 赤图绿牒文字古,空桑孤竹音调希。 饮中八仙各洒落,琼林风月相光辉。 坐而投壶妙贯耳,立而对奕工解图。 吟诗诵赋清且永,何事顾我频歔欷。 君不见咸平景德时,太平都在杨刘诗。 又不见庆历元祐际,后来谁与欧苏继。 只今延阁多才贤,如玉在山珠在渊。 杨刘欧苏未为老,秦皇鼌张俱少年。 有客野于孟东野,更宜卢仝作诗社。 碧牋小纸辱佳命,青林紫笔令挥写。 君山天酒浇枯肠,吸尽一架酴醿香。 赠君千岁白鹿健,报我三尺金鱼光。 羽陵蠹简非我处,老上龙庭欲飞去。 凤台南轩又招手,第一内宅由来住。 东西南北身已老,安得丹液还元脑。 碧桃洞口花乱飞,留待归来不须扫。

译文:

能到达蓬莱仙山和朝廷藏书的秘阁(道山)的人十分稀少,我忽然就随着那如疾风般的车驾一同归来。 天空横亘在空旷的原野之上,一眼望不到尽头;大地远离那浩瀚的瀛海,仿佛无所依傍。 刚开始穿过那松树林间的门径,只觉一片萧瑟;渐渐地沿着长满青苔的小径前行,又穿行在芳菲的花丛之中。那些奇花异卉我都叫不出名字,只觉得这里的春天和人间寻常所见大不相同。 高高的屋檐、长长的走廊,在白日里一片静谧;红色的帘子、绿色的帷幕,被微微的清风吹拂着。 抬头仰望“群玉”这三个大字,才想起这里是天帝藏书的地方。这里的那些红色的图册、绿色的文书,文字古朴;像空桑、孤竹这些古老乐器演奏出的音调,十分稀有。 在座的如同饮中八仙一般的人,个个潇洒自在,他们就像琼林里的清风明月交相辉映。 坐着玩投壶游戏,箭能巧妙地贯穿壶耳;站着下围棋,也精通各种棋路布局。 吟诗诵赋,声音清朗而悠长,可为何总有人看着我频频叹息呢。 你没看到咸平、景德年间吗,太平盛世的风采都体现在杨亿、刘筠的诗作里。又没看到庆历、元祐年间吗,后来还有谁能继承欧阳修、苏轼的风采呢。 如今的延阁里有很多贤才,他们就像山中的美玉、深渊里的明珠。杨亿、刘筠、欧阳修、苏轼都不算老,秦始皇、晁错、张良在他们面前都像是少年。 有个像孟郊一样质朴粗野的客人,更适合和卢仝一起组成诗社。 承蒙你用精美的小纸邀请我,还让我拿着青林紫笔尽情挥毫。 我要用君山的美酒浇灌我枯竭的肠胃,吸尽一架子酴醿花的香气。 我想赠给你一只矫健的千岁白鹿,也期望你用三尺金鱼符的荣耀来回报我。 那些被虫蛀的古代典籍所在之处不是我该待的地方,我真想飞到北方的匈奴王庭去。 凤台南轩又在向我招手,那是我向来居住的内宅。 我已是东西南北奔走,人也老了,哪里还能得到仙丹来恢复元气呢。 碧桃洞口的花瓣纷纷乱飞,就留着等我归来也不用打扫吧。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