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洲见寄次韵

朱宫瓦缶鸣,污泽黄钟屏。 古来会通籍,作者能签整。 翁如食橄榄,但愿回味永。 只今竹洲上,伏腊仰公廪。 玩彼易外象,付此卦中影。 遥知疏桐下,缺月见深省。 我来如征鸿,爱此沙洲冷。 他年直紫薇,梦断青丝绠。 旧游倘入念,折简肯相命。 新诗蒙剪拂,为怜伍哙等。 驾言载双榼,卜日问三径。 预约清樽月,云头开金餠。

译文:

华丽宫殿里瓦盆在乱响,而那象征高雅的黄钟却被弃置在污浊的水泽旁。自古以来那些能融会贯通而登上仕途的人,文章作者们也能将事理梳理得当。 您就像在品尝橄榄,只希望能有悠长的回味。如今在竹洲之上,人们一年四季的生活都仰仗您的供给。您玩味《易经》外在的卦象,把思绪都寄托在卦象所呈现的幻影之中。 我能想象到,在那稀疏的桐树之下,一弯缺月映照,您在深深自省。我来到这里就如同那远飞的大雁,喜爱这沙洲的清冷。 将来有一天您若能在朝廷中担任要职,那些往昔的梦想就像断了的青丝井绳。如果您还能想起旧日的交游,能否写封短信来召唤我。 您对我的新诗加以赞赏,是怜惜我这样如樊哙一般粗陋的人。我愿意驾车带着两壶美酒,选个日子去拜访您隐居的地方。 咱们预先约定在明月之下,一同举起清酒,看那云头间的月亮像金色的圆饼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