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 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 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 天亦若忌我,我自梦里知其天。 团团清光中,本来面目常现前。 分明是真不是想,水中月影镜中像。 自从别后见君稀,一朝邂逅成欢赏。 见亦不可拟,得亦不可强。 知音相逢只弹指,甃命遮寒且涵养。 芙蓉芰荷颠倒披,九天风露流肝脾。 俯观人世不忍弃,世人弃我良非痴。 有时愤闷须痛饮,长安市上相追随。 左挟田先生,右拍樊於期。 狗屠在前舞阳后,击筑叱起高渐离。 扬雄但能识奇字,未识以道御之无不宜。 一舞神鬼哭,再舞雷电飞。 三舞乾坤悉清净,却视万物生光辉。 我衰不能作伊川,手把犂锄垦蚯蚓。 亦复不能作吕望,垂丝磻溪上。 但愿汉家宗社牢,化权何必吾人操。 但愿紫微宫南太微北,中间七个能甄陶。 君不见张三裹青衫,李四著紫袍,黄金转多官转高。 孔丘盗跖那复辨,长蛇封豕争雄豪。 我欲告天天肯否,旁人窃笑妇摇手。 不如开眼明月前,莫教失却清风后。 杜子美,李太白,清风为魂月为魄。 至今来往天地间,几回独把栏干拍。

译文:

有人嘴里念叨着佛理,仿佛是佛门弟子,腰间又佩戴着象征神仙的物件,好似得了仙法。眉心好似有红日闪耀,如铜钱般大小,脑海中诵经的声音清脆悦耳。 释迦牟尼和老子这些先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难道能让他们的学说在世上就此失传吗?上天似乎在忌妒我,不过我能在梦里知晓上天的旨意。 在那皎洁的月光笼罩下,我的本来面目常常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分明是真实的存在,而非虚幻的想象,就如同水中的月影、镜中的影像一样。 自从与你分别后,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今一朝偶然相遇,彼此都十分欢畅。 这种相见的机缘难以揣测,得到的情谊也不可强求。知音相逢时只需轻轻弹指示意,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就像用砖砌的井壁保护井水一样,好好涵养这份情谊。 我仿佛身着颠倒披散的芙蓉、芰荷做成的衣裳,九天的风露流淌进我的肝脾,让我神清气爽。俯身看着人世间,实在不忍心舍弃,世人舍弃我,其实并非是我痴傻。 有时候心中愤闷,就必须痛饮一番,我要像古人一样在长安市上尽情游乐。左边挽着田先生,右边拍着樊於期,前面走着狗屠,后面跟着舞阳侯,还能大声叱喝,让高渐离击筑伴奏。 扬雄虽然能识别奇字,但未必懂得用道来驾驭万事万物,无论做什么都能适宜。我要是舞动起来,能让神鬼哭泣,再舞能让雷电飞腾,三舞能让乾坤都清净下来,回头再看世间万物都焕发出光辉。 我已经衰老,不能像邵雍那样隐居在伊川,手持犁锄去垦地;也不能像吕望那样在磻溪上垂钓等待时机。 只希望汉朝的宗庙社稷安稳牢固,国家的权力又何必非要由我来掌控呢?只希望在紫微宫南、太微北之间的七位星宿,能够好好地选拔和造就人才。 你看那张三穿着青色的官服,李四穿着紫色的朝袍,黄金越多,官位越高。如今像孔子和盗跖这样的善恶之人都难以分辨,那些像长蛇、大猪一样的恶人都在争权夺利、称雄称霸。 我想向苍天倾诉我的想法,老天会答应吗?旁人在一旁偷偷嘲笑,妇人也在一旁摇头。 不如在明月下睁开双眼,尽情享受清风,可别在失去清风之后才追悔莫及。 杜甫、李白,他们以清风为魂,以明月为魄。至今他们的精神还在天地间往来,不知道有多少次独自拍着栏杆,抒发着心中的感慨啊。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