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粟歌

君不见济阴九穗禾,又不见河南六岐麦。 何似新安海阳县,瑞粟一枝超简册。 嘉定四载六月中,采来疑自东极东。 龙枝凤冠云蕖丛,令人多力善走颜色红。 六岐九穗岂足道,径欲一醉敲金钟。 赵君不敢留,驰以告宰公。 宰公不敢留,驰以告太守意甚忠。 嘉定圣人坐法宫,声色不迩心在农。 嘉定圣人与天通,故产瑞粟昭年丰。 新安太守见此喜,谓匪奇花异卉同,销金黄罗手自封。 再拜献天门,进入开天容。 吾闻粟有神,其姓曰庆天。 吾闻粟字制,其西曰金坚。 吾闻粟字释,盖取阳精相续如百川。 请君占所闻,可以知开先。 我歌贺宰公,宰公归太守。 我歌贺太守,太守归我皇极天子大父母,愿见太平万古万万古。 惟有贫儒都不知,但愿食粟长无饥。

译文:

你没看见济阴出现过有九个穗的禾苗,也没听说河南出现过有六个分杈的麦子吗?但它们哪能比得上新安海阳县产出的这枝祥瑞之粟,它的神奇超乎了史册记载。 嘉定四年六月间,这粟被采来,感觉好像是从极远的东方而来。它的枝干如同龙身般矫健,穗头好似凤冠般华丽,生长在如云般的芙蕖花丛里,吃了它能让人力量充沛、行动敏捷,脸色还会变得红润。那六岐麦、九穗禾哪里值得一提,真让人想痛快地沉醉一场,敲响金钟来庆贺。 赵君不敢把这瑞粟留下,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去告知县令。县令也不敢留下,又迅速地将此事告知太守,态度十分忠诚。 嘉定年间,圣明的君主坐在皇宫中,远离歌舞女色,一心关心农事。圣明的君主与上天心意相通,所以产出了这祥瑞之粟,昭示着年景丰收。 新安太守见到这瑞粟十分欢喜,说它和那些奇花异草可不一样,亲自用销金黄罗将它封好。然后恭恭敬敬地拜了又拜,将它献到皇宫,呈给皇上看,皇上龙颜大悦。 我听说粟是有神灵的,它的神姓庆天。我还知道“粟”字的构造,它的右边像“金”字那样坚实。我也了解“粟”字的含义,大概是取阳气精华如同百川相续不断之意。 请大家思量我所说的这些,可以预知未来的先兆。 我用这首歌祝贺县令,县令的功绩归于太守;我用这首歌祝贺太守,太守的功劳最终要归于我们至高无上的天子和皇室长辈,祝愿太平盛世能万古长存。 只有我这贫穷的书生什么都不懂,只希望能有足够的粟米吃,永远不挨饿。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