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月歌

朝立寒溪东,暮立寒溪西。 一到神顿领,熟视眼更迷。 水光不见水,但见青天无表里。 天光不见天,但见一片清烟涵无边。 水中有天天不湿,天中有水水不入。 天耶水耶堕渺茫,只是天光与水光。 月来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 月去水天中,水天锁月如不锁。 明月不来不去时,琉璃泡中珠一颗。 先自水天莫分别,更添月色更亲切。 水色天色月色擘不开,水光天光月光拈不来。 梦中酒渴不可忍,一口吸下骊龙腮。

译文:

早晨我站在寒冷溪流的东边,傍晚又站到寒冷溪流的西边。 一旦置身于此,精神顿时领悟到其中妙处,可仔细端详,眼睛却愈发迷离。 看那水光,仿佛看不到水的实体,只觉青天上下内外一片澄澈,毫无界限。 望那天光,也看不到天的边际,只见一片清朗如烟的景象,广袤无边。 水中倒映着天空,可天空并不会被水沾湿;天空中包含着水的影子,水却无法融入天空。 真让人分不清这是天还是水,陷入一片渺茫之境,眼前所见的,只有那天光与水光交织。 月亮来到水天之间,水天仿佛包裹着月亮,却又好像没有将它完全包裹住。 月亮从水天中离去,水天似乎锁住了月亮,可又好像根本锁不住它。 当明月既不来也不去的时候,就如同琉璃泡中镶嵌着一颗宝珠。 原本水天就难以区分,再加上月色的点缀,就更显得亲切美妙。 水色、天色、月色交融在一起,怎么也分割不开;水光、天光、月光相互交织,根本无法将它们单独拈出。 我在梦中酒渴难耐,仿佛一口就能吸下骊龙的腮。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