𬱖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御睡魔 其三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为你大致翻译一下:
天竺(古印度)的佛法心法如同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般玄妙深邃,而孔子所在的洙水、泗水之地传承的儒家学风,就像曾点鼓瑟时所表达出的那种淡泊心境。
在面对佛法和儒道的问答中,若是一问,就已经应该处于第二等的境界了;要是再去询问事物的源头、究竟,那可就落入第三等的机境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首诗涉及到佛教和儒家的思想文化典故,“竺乾”指古印度,代表佛教;“洙泗”代指儒家。整首诗围绕佛儒之道的领悟层次来写,翻译中很难完全精准传达其中复杂的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