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儿

道大两仪小,身寡万物众。 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栋。 书从羲孔来,字字济世用。 愈穷理愈邃,如探无底洞。 有书不勤读,惰农失春种。 如何望秋成,箕杵日簸弄。 一经胜籯金,万帙供洛诵。 所愿器业进,增益门户重。 儿童悟易玄,奴婢晓诗颂。 而况以士名,经史懒条综。 古来天目下,谁识三岁贡。 吾翁破天荒,教子期命中。 顾我肋已鸡,望汝毛犹凤。 诗书气脉续,声价天壤哄。 毋学韩家符,灯火照睡梦。 毋学陶家雍,文术付游纵。 光明发勤苦,奇隽出饿冻。 四壁瓢腹空,一檠铛脚共。 人情易喘筒,世事难算瓮。 努力须青春,三陈与二宋。

译文:

大道无比宏大,相比之下天地都显得渺小;个人如此孤单,而世间万物却纷繁众多。只要内心能像中流砥柱般坚定,那么文章学术就能成为支撑世道人心的栋梁。 书籍是从伏羲、孔子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有着经世济民的作用。越是在困境中钻研,其中的道理就越深邃,就好像去探寻无底的洞穴一样。 如果有书却不勤奋去读,就如同懒惰的农夫错过了春天播种的时节。这样的话,怎么能期望在秋天有收获,用簸箕和杵去簸弄谷物呢? 精通一部经典比拥有成箱的黄金还要珍贵,应该广泛地诵读万卷书籍。我所期望的是你们能在学识和才能上不断进步,让家族的声望更加显赫。 就连儿童都能领悟《易经》的玄妙,奴婢都能知晓诗歌的韵律。更何况你们是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却懒得去梳理经史知识。 自古以来在天目山下,有谁见过三年一次的贡士呢?我的父亲打破了当地无人中贡的局面,他教导子女就是希望能达成目标。 看看我,就像瘦骨嶙峋的鸡;而期望你们如同凤凰般出类拔萃。把诗书的气脉延续下去,让你们的声名在天地间传扬。 不要学韩愈家的韩符,在灯火下呼呼大睡;也不要学陶渊明家的陶雍,把学问之事都荒废在游玩放纵之中。 光明的未来要靠勤奋刻苦去争取,出众的才华往往在饥寒交迫中产生。即使家中四壁空空,只有简陋的食具和一盏孤灯相伴。 人情冷暖变化无常,就像风箱一样时冷时热;世事复杂难以预料,就像难以算清瓮中的东西一样。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奋进吧,要以陈寔父子和宋庠、宋祁兄弟为榜样。
关于作者
宋代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