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其二

河梁一别子卿归,删后无诗始有诗。 若把李陵从反汉,马迁膏鼎亦何辞。

译文:

在河梁那个地方与子卿(苏武)分别后他回归了汉朝,《诗经》删定之后虽然没有再被官方采录编订的诗,但此时却诞生了真正有情感、有价值的诗。 要是把李陵的行为认定为彻底背叛汉朝,那么司马迁为他说话而遭受刑罚,甚至把他扔到鼎里煮了(指受重刑而死),他又有什么可推辞辩解的呢。 注释:“河梁一别”指苏武和李陵在河梁诀别之事;“删后无诗”,相传孔子删定《诗经》,此后很长时间没有类似《诗经》那样被官方系统采录整理的诗歌,这里强调此时出现的诗歌自有其独特价值;“李陵从反汉”,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在当时引发很大争议;“马迁膏鼎”,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膏鼎”形象地表示遭受重刑而死。
关于作者
宋代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