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鶑一去无消息,燕怯春寒归未得。 绿窗清昼静无人,似把衷情诉知识。 上苑东风二月春,淡黄杨柳初成阴。 解将一片无情舌,学尽百般能语禽。 红英紫萼纷如雪,万姹千娇总饶舌。 莫嫌花外太啁啾,默默难酬好时节。 须臾绿暗红亦稀,伯劳杜宇鹰鹯飞。 更兼猎弋恣罗网,卷舌不语全毛衣。 堪嗟国士徒切直,不似幽禽明语默。 何如钳口归山林,莫问燕南并越北。
百舌
译文:
### 诗歌大意
黄莺飞走之后就没了消息,燕子害怕春寒还没能归来。绿色的窗户里,白昼清净无人,百舌鸟仿佛在把内心的情感倾诉给相知的朋友。
皇家园林中,二月春风轻拂,浅黄色的杨柳刚刚开始形成绿荫。百舌鸟能凭借它那看似无情的舌头,学尽各种会鸣叫的鸟儿的声音。
红花紫萼纷纷飘落如同雪花,万紫千红的花朵间,百舌鸟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不要嫌它在花丛外叫得太吵闹,要是一直默默无声,可就辜负这美好的时节了。
转眼间绿叶变得茂密,红花却渐渐稀少,伯劳、杜鹃、鹰鹯等鸟儿四处纷飞。再加上猎人肆意张设罗网,百舌鸟便收起舌头不再鸣叫,只为保全自己的羽毛。
可叹那些国家的贤士徒有刚直的品格,却不像这只百舌鸟懂得何时该说话、何时该沉默。还不如闭上嘴巴回到山林之中,不要再过问燕南和越北的事情了。
### 诗歌解读
这首诗以百舌鸟为喻,生动地展现了百舌鸟在不同时节的表现。春季时它尽情鸣叫,而到了环境险恶之时就沉默自保。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感慨国士虽正直却不懂审时度势,不如百舌鸟明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想要归隐山林、远离是非的想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