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右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

郎星聚头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 屯田博古到名画,座上忽展牛腰束。 我生不识须菩提,薛鹤杨梅姑置之。 寒梢八幅奇更伟,上有巴中与可题。 苍蛟滑走石诘曲,铁钩怒扫联蛇腹。 欹风洒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 十寻双干剑拔雄,笔力有尽意无穷。 冥冥上与风霆会,拭目变化洪陂龙。 长忆东坡一转语,与可德人非画史。 轮囷写出岁寒心,政要诸公相料理。

译文:

在那金地山麓,郎官们聚首一堂,虽是十月的夜晚,堂中却春意融融、明亮温暖。 屯田郎精通古事,喜爱名画,在这席间突然展开了像牛腰般粗大的画轴。 我这一生没见过真正的精妙之境,像薛稷画鹤、杨无咎画梅这类事暂且放到一边不谈。 眼前这八幅寒竹图真是奇绝又壮美,上面还有巴中的文与可题的字。 画中的竹子好似苍青色的蛟龙在曲折的石头间灵活游走,又像用铁钩怒扫,那竹节犹如相连的蛇腹。 画面中竹子仿佛带着风雨的清新扑面而来,恍惚间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筼筜谷中。 那高达十寻的双竿竹子,如同利剑拔鞘般雄伟,笔力虽有尽头,可其中蕴含的意味却无穷无尽。 冥冥之中,这画仿佛与风霆之气相融合,我瞪大眼睛,仿佛看到画中的竹子化作洪陂之龙在变幻莫测。 我长久地记着苏东坡说过的一句话,文与可是有品德的人,并非仅仅是个画师。 他把竹子那历经岁寒仍坚韧不拔的品格淋漓尽致地画了出来,正是希望诸位能好好品味其中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钱时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