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灯

读书灯,明暳暳,溪堂故人亲送似。 历落平生未见书,与汝间关几半世。 几年来,味无味,并与青编共捐弃。 半身沦落浙江𣸣,壁角破圈尘没鼻。 新春忽尔思起废,顷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结草庐,永夜虚窗照天地。 圣教衰,异端炽,千古冥行士何事。 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没荒唐渺漫处。 象山翁,天启秘,嫡嗣慈湖更超诣。 陋儒俗学破沉疴,暗室迷途逢宝炬。 读书灯,明一切,不是山翁爱文字。 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

译文:

读书灯啊,光芒明亮又清晰,这是溪边书堂的老友亲手送给我的。 我这一生坎坷,有许多从未读过的书,和你一同辗转奔波已过了半辈子。 这些年来,读书的趣味渐渐消失,我也将那青编书籍一同抛弃。 我半生落魄,流落在浙江岸边,这读书灯被扔在壁角的破筐里,灰尘都快没过鼻子。 新春之际,我忽然想起要重新振作,没过多久,这灯又像从前一样可以使用了。 我把它提到我这山中老人搭建的草庐里,漫漫长夜,它在虚窗前照亮天地。 圣人的教诲日渐衰微,异端邪说日益猖獗,千百年来那些读书人在黑暗中盲目行走,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这如读书灯般的大光明,却被埋没在荒唐迷茫的境地。 象山先生,上天启示了他深奥的道理,他的嫡传弟子慈湖先生更是超凡入圣。 他们的学说就像能治好重病的良药,打破了那些浅陋儒生和庸俗学问的禁锢,让身处暗室迷路的人遇到了宝贵的火炬。 读书灯啊,它能照亮一切,并非是我这山中老人喜爱文字。 要是有人问我伏羲之前的事,我在灯下只会呼呼大睡。
关于作者
宋代钱时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