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师叹

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 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余郡足。 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长年抱膝指屡弹,时节自好官司难。 古来邻国忍为壑,何乃境内成触蛮。 我闻斯言真的当,无人为彻九天上。 禁江徒尔厄吾民,海舶有时关节放。

译文:

在这山乡之中,山峦众多,可耕种的田地稀少。就算是在丰收的年份,身强力壮的妇女们依旧饿得啼哭。今年呢,稻谷高粱因为秋季干旱全都旱死了,如果没有从山下溪涧引水灌溉,百姓们就会像那干涸之鱼一样陷入绝境。 我也听说水乡的那些郡县庄稼丰收了,要是能把这些粮食合理调配,让其他郡县的百姓吃饱饭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江上运米的船只却无缘无故地被禁止通行,商人们只能焦急地叫嚷,困窘到了极点。 那撑船的老船夫抱着膝盖,手指不住地弹动,感慨道:现在时节本是挺好的,可官府的禁令却让人头疼。自古以来,相邻的国家之间还会做出以邻为壑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可没想到如今在自己国家境内,各个地区之间也像触氏和蛮氏那样相互争斗、彼此限制。 我听了老船夫这番话,觉得说得太对了,可惜却没有人能把这情况传达给朝廷。官府禁止江上运粮,白白地让我们的百姓受苦,可那些外国的商船,有时却能通过打通关节得以放行。
关于作者
宋代钱时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