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世上纷纷竞奇巧,人人自巧不知宝。 此巧本不属思为,妙质融融复皜皜。 天地万象罗其中,纵横变化无时穷。 珠璧隠现光错落,丹青组织花珑葱。 有时六出不停翦,有时柔茵铺地遍。 有时飞空调羽商,嘈杂间关声百啭。 千态万状难形容,欲著一语迷西东。 宣尼但说不可见,后学强名造化工。 我欲从渠问谁造,不觉低头发长笑。 且不可见那可言,春秋冬夏无非教。

译文:

在这世上,人们都纷纷去追逐那些奇巧的事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会耍巧,却不知道真正的宝贝是什么。 这种真正的巧并不是靠思索和人为造作得来的,它有着美妙的本质,既融合和谐又洁白纯净。 天地间的万千景象都包含在其中,它可以纵横变化,没有穷尽的时候。就像珍珠美玉时隐时现,光芒错落交织;又如同色彩绚丽的画卷和精心编织的图案,花朵般玲珑剔透。 有时候,它像雪花纷纷扬扬,一刻不停地飘落;有时候,又像柔软的绿草铺满大地。有时候,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在空中飞舞的音符,能调出优美的音调,嘈杂又婉转,好似鸟儿百啭千啼。 它千变万化的姿态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想要说上一句合适的话,却感觉迷失了方向。 孔子只说它是难以看见的,后世的学者勉强把它称为“造化工”。我想要向他们询问这究竟是谁创造的,不知不觉低下头,发出了长长的笑声。 既然连看都看不见,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其实啊,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变化,无处不蕴含着教诲呢。
关于作者
宋代钱时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