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梅山寺

山寺逢晚秋,郊原带雨余。 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 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 岂无吴市隠,封事至公车。

译文:

在一个夜晚,我投宿在梅山寺中。此时山寺已经迎来了晚秋时节,郊外的原野还带着雨后残留的湿润。 田里的稻谷快要成熟,稻穗仿佛长出了“耳朵”。然而百姓们却遭遇了灾祸,仿佛被洪水淹没,痛苦不堪,如同水中挣扎的鱼。 那不祥的阴云灾害什么时候才能被扫除呢?战争的氛围也令人苦恼,至今都还没有消除。 难道就没有像吴市隐者(指那些有才能却隐居的人)那样的贤能之士吗?他们应该向朝廷上书,把这些民间疾苦和国家忧患的事情送到官府,让朝廷知晓,好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号实斋,金坛(今属江苏)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富阳簿,知当涂、溧水、山阴县。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邵武军,改知安丰军。迁国子主簿,累迁右正言。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除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历知庆元府、太平州、泉州、温州、隆兴府、平江府、宁国府、建宁府。卒年七十六。有《实斋文稿》(明正德《姑苏志》卷四),已佚。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七,《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王遂诗,据《景定建康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