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答二吴书 其一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 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 金粟远看千尺影,犀皮近种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著紫囊。

译文:

这首诗题目存在可能有误,通常应是古诗而不是书信相关体裁。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人间的各种花草都已经过了它们盛开的时节,渐渐失去了芬芳,只有那耐寒的菊花还在迎着眼前的风光傲然绽放。 月亮已经运行到了中天,洒下一片洁白的光辉,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霜。散发着香气的桂花树开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院子都弥漫着清凉的气息。 远远望去,那桂花树就像金色的粟米堆积而成,它的影子仿佛有千尺之长。近看这树,它犀皮般的树干上,种下之后这百年来都不断散发着阵阵香气。 在这圣明的朝代,二位贤才就如同两棵珍贵的桂树,又像两块无暇的美玉。他们这样的才德就如同东晋时王、谢两家的子弟一样出众,还应佩带着彰显身份与风雅的紫囊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号实斋,金坛(今属江苏)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富阳簿,知当涂、溧水、山阴县。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邵武军,改知安丰军。迁国子主簿,累迁右正言。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除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历知庆元府、太平州、泉州、温州、隆兴府、平江府、宁国府、建宁府。卒年七十六。有《实斋文稿》(明正德《姑苏志》卷四),已佚。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七,《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王遂诗,据《景定建康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