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章季思惠镜屏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里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译文:

有客人从东南方向而来,送给我一面古老的镜屏。 这镜屏圆润明亮,没有丝毫的斑点瑕疵,从里到外都能清晰映照,没有什么事物能逃过它的映照。 听说这是以前的太守所用之物,想到这些我要为它写一篇铭文。 我头脑昏昧,难以有所进益,哪里敢把它陈列在庭院之中。 我听说人类诞生之初,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蕴含在人的灵性之中。 只是人的资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推广,又被物质欲望所侵蚀而渐渐凋零。 近在眼前的事物都看不清,稍远一些的又怎么能听得真切。 君子怀有美好的品德,坚守至善之道,内心纯净深沉。 他们安静时如同白昼中有黑夜的宁静,行动时就像渭水和泾水那样界限分明。 使得自己内心方寸之地,如同眼睛般明亮清晰。 上天正大光明,像那高悬的日月星辰一样皎洁。 人的五官听从内心的主宰,世间万物的变化也随着内心的指令而运行。 这镜屏留存千百载,仍足以作为典范。 我的内心怎会不明白这些道理,心中一直留存着美好的念想。 往昔圣明恭敬的君主,把劝诫的话刻在方形的窗棂上。 近代也有摩挲镜子时写下的箴言,每一个字都光彩照人。 您赠送镜屏并给予教诲的心意,让我如同从沉睡中苏醒。 要是把这镜屏放在敬义堂,对世人来说或许就像空摇铃铛一样难以引起重视。
关于作者
宋代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号实斋,金坛(今属江苏)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富阳簿,知当涂、溧水、山阴县。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邵武军,改知安丰军。迁国子主簿,累迁右正言。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除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历知庆元府、太平州、泉州、温州、隆兴府、平江府、宁国府、建宁府。卒年七十六。有《实斋文稿》(明正德《姑苏志》卷四),已佚。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七,《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王遂诗,据《景定建康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