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囊山寺

小泊囊山古化城,山林端足擅高名。 楼台影外秋风老,钟磬声中夜气清。 客子情怀宜淡薄,主人言语亦分明。 只应海月堂前境,从此江湖有梦成。

译文:

我乘船稍稍停泊在了囊山这座古老的佛教圣地。这山林啊,确实完全配得上它那极高的名声。 在楼台的影子之外,秋风已经带着岁月的沧桑,显得有些衰老了;在阵阵钟磬的声音当中,夜晚的空气格外清幽。 我这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境正适合这般淡泊宁静;寺庙里的主人说话也是条理清晰、明明白白。 想来也只有囊山海月堂前的这番景致,从现在起会常常出现在我日后浪迹江湖的梦境之中了。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