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旦日永定寺作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 老去身心便嬾惰,人来情意任亲疎。 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 幽事复为行计夺,去留端的合何如。

译文:

在这八月初一的日子,我独自安静地坐在永定寺这清幽的房间里,不经意间,又察觉到西风已经吹到了我客居的地方。 随着年岁渐长,我的身心变得越来越慵懒懈怠,对于他人的到访,我也不再刻意去计较彼此情谊的亲疏远近,一切顺其自然。 我向寺里的僧人借来一块地,趁着秋天把菊花移栽过来;夜晚,我和佛共享一盏灯,就在这昏黄的灯光下专心读书。 可那些原本宁静清幽的事情,却被出行的计划打乱了。我真的很纠结,到底是该离开,还是该留下呢?实在是难以抉择啊。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