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桥

倦游华发冷萧骚,长夏来登三峡桥。 山吐湿云何日尽,溪流冻雪几时消。 陆公泉在犹堪汲,五老峰高不易招。 客子倚栏思羽化,未仙衣袂已飘飘。

译文:

我游山玩水已经感到疲倦,头发稀疏且花白,在这盛夏时节登上了三峡桥。 山间不断涌出湿漉漉的云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散;溪水中流淌着如冻雪般的清冷溪水,也不知何时才能消融。 陆公泉依旧还在那里,泉水还能够汲取;五老峰高高矗立,却难以召唤它来与我亲近。 我这个游客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想着能羽化成仙,虽然还未成为仙人,但衣衫已经在风中飘飘扬扬,仿佛马上就要飞升而去了。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