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

宋祖高台山上头,三闲破屋蔽层丘。 离离荒草迷行殿,漠漠寒沙拥故洲。 塔影远招孤客恨,江声长替古人愁。 题诗自旧知多少,清绝难磨许郢州。

译文:

宋太祖当年所建的凌歊台高高地矗立在山顶之上,如今却只剩三间破旧的屋子遮掩着层层山丘。 那一行行杂乱的荒草,把曾经的行宫都给遮蔽得看不清了,一片茫茫的寒沙环绕着旧日的沙洲。 远处塔的影子仿佛在勾起孤独旅客心中的怅恨,江水奔腾的声音似乎长久地在替古时的人抒发哀愁。 在这凌歊台上题诗的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但最为清新绝妙、难以磨灭的,还要数许郢州所作的诗篇啊。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