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林和靖墓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 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

译文:

林逋先生那装殓在玉函中的香骨,长久地安放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他独占了这孤山一带清幽的山水,仿佛成了这水月之村的主人。 祭祀用的菊花摆在清澈的泉水旁,泉水里还映照着竹子的影子;当年他种梅的地方,因地势清冷而布满了青苔的痕迹。 林逋先生生前就已经凭借高洁的品行保全了自己的名节,去世之后,又有谁会去打听他的子孙后代呢? 只有每年的寒食节,会有游人前来,用清酒洒地,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