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县破山寺

古县沧浪外,精蓝缥渺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译文:

在那沧浪水之外,有一座古老的县城。而那座精美的佛寺,就好似在缥缈的云雾之间若隐若现。 寺庙里有干枯的树木,它仿佛历经了无数岁月,见证了世间的沧海桑田。传说这里还有年老的神龙,它似乎有能力划分山脉。 秋天到了,那狭窄险峻、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山间小路,已经被荒草遮蔽,难以找寻踪迹。禅房在白天也紧紧地关闭着,显得格外静谧。 我写下这首诗后,就要像一个游子一样离开了。而山间的流水依旧潺潺流淌,仿佛并不在意世间的这些变化。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