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 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修。 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余年续胜流。 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

译文:

人老了之后,我全然没了去春游的兴致,却来到兰亭,面对这烂漫的秋景。 亭下流淌的溪水已不是当年《兰亭集序》里描绘的蜿蜒曲折模样,不过山前的竹子倒还像旧时那般修长。 同行的两三位友人,因这兰亭古迹勾起了对往昔的怀念,自东晋兰亭雅集至今已经八百多年,我们这些人也算接续了当年贤士的风雅。 我试着和这山中的神灵谈论过去的那些事儿,不知道它会不会点头认可呢。
关于作者
宋代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