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初起黄钟宫,红日出海光曈眬。 天高地下气久雺,万物闭塞如惛懵。 造化环复极则通,天于此时生我公。 公之累世载孝忠,受天问气和冲融。 聚为文章发鸿蒙,一门二季继乃翁。 平生济民愿力洪,要令飞走毋罝笼。 出殿大邦眷弥隆,富沙千里无疲癃。 京口移镇事益丛,流离满目罗羁穷。 公为不食摩其躬,沟壑百万俱恩蒙。 刻身节用财自丰,所至露积民力充。 民方慕公如阜螽,上章力去横飞鸿。 公以止足厉颓风,其如夏夷望肤功。 晚作一第方帘栊,头白丹心尚宸枫。 愿公之寿等华嵩,我宋社稷长尊雄。 嗟予小子最倥侗,公安取此不言鬷。 知己之恩大穹窿,当期报效如纤塳。 吟诗劝侑酒一中,愧我才浅难为工。
寿傅忠简
译文:
在冬至一阳初动,黄钟奏响之时,红彤彤的太阳从大海中升起,光芒朦胧而温暖。
曾经天空高远,大地深沉,天地间的气息长久地昏暗不明,万物都像是被封闭起来,昏昏沉沉、懵懂无知。
然而,大自然的规律循环往复,到了极点就会通畅,上天就在这个时候孕育了您——傅忠简公。
您家族世代都以孝和忠著称,承受着上天的精气,气质温和融洽。
这精气凝聚成了您的文章,开启了智慧的鸿蒙,您一门之中有两个儿子继承了您的才德和风范。
您平生怀有救济百姓的宏大心愿,想要让天下的飞禽走兽都不被关进牢笼,更何况是人呢。
您出京去掌管大州,皇上对您的眷顾日益深厚。在富沙任职时,那方圆千里的土地上没有衰弱多病之人。
后来调任京口,事务更加繁杂众多,满眼都是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百姓。
您为此忧心到吃不下饭,亲自抚慰百姓,成百上万身处困境的人都蒙受到您的恩泽。
您严格要求自己,节约用度,于是财物自然就充足了,所到之处物资堆积如山,百姓的财力也十分充裕。
百姓们仰慕您就像蝗虫倾慕丰盛的庄稼,而您却上奏章坚决辞官,像飞鸿一样远走高飞。
您用知足知止的态度来矫正颓败的风气,可无论华夏还是夷狄都盼望着您建立大功。
您晚年担任一个职位,安坐在帘幕之中,虽然头发花白,但那颗赤诚之心仍然向着朝廷。
祝愿您的寿命如同华山和嵩山一样长久,我大宋的社稷能够永远尊崇强盛。
唉,我这小子最为愚笨无知,您为何看重我且从不轻易褒奖我。
您对我的知遇之恩如天空般广阔,我应当像细微的尘土一样尽力报效。
我吟诗一首为您敬酒,惭愧我才学浅薄,诗作难以达到精妙的水准。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