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野亭

向晚风光分外新,野亭高处最撩人。 绸缪翠袖分还合,委曲寒波去转亲。 小艇时过明镜里,危栏独倚画图身。 公余对此长怀愧,检点胸中未洗尘。

译文:

傍晚时分,那风景格外清新。在野外的亭子高处极能吸引人的目光。 四周的绿树翠枝相互交错,似分开又似聚合在一起,那曲折蜿蜒的寒波缓缓流去,却好像与人越发亲近了。 不时有小艇划过,就像行驶在明亮的镜子里;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公务之余面对这般美景,我心中常常感到惭愧,仔细审视自己,发现内心的尘世杂念还未洗净。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