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喻景山赋梅韵

质白偏能照玉船,体轻终爱舞蹁跹。 眼前欲赋半妆额,梦里须携五色掾。 愁对素蟾寒寂寞,故烧红蜡暖清娟。 寄声青女休相妬,不学海棠酣夜眠。

译文:

这是一首赞颂梅花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洁白的梅花呀,它的色泽如此纯净皎洁,仿佛能照亮精美的玉船。梅花的花瓣轻盈娇柔,始终喜欢在风中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的美妙动人。 眼前看着这美丽的梅花,我真想为它赋诗,就像当年寿阳公主的半妆梅额一样,充满了雅致韵味。在梦里,我也要带着它,就如同带着能增添文采的五色笔,让我有更多灵感去描绘它的美。 它独自忧愁地面对着洁白的月亮,在寒冷中显得那么寂寞。我特意点燃红烛,为这清雅娟秀的梅花增添一丝温暖。 我要捎个话给掌管霜雪的青女,你可别嫉妒梅花啦。因为梅花可不学海棠花,在夜晚沉沉睡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骨与魅力。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