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朱宰赋南园二十韵

先君昔归老,手自植六梅。 结亭在人境,尺地阳春回。 岂无林塘胜,可以榭与台。 自云饱世味,一室足欢咍。 朝诗坐亭上,暮月行徘徊。 旁观笑不足,独酌兴攸哉。 清风去倏远,湫隘成鹿埃。 经营五亩地,得此城南隈。 凿池寿水遶,开堂壶山来。 修竹翠成幄,低花锦繁堆。 虽无亭馆巧,颇适疎散怀。 尽日避车马,一迳荒莓苔。 有惭邑大夫,政成此衔杯。 落叶风扫溉,山禽喜毰毸。 哦诗动深谷,草木声喧豗。 此邦渐惠泽,耆艾到提孩。 独此小园植,秋芳迟君开。 唯梅最辱爱,有句高崔嵬。 青玉不足报,愿公坐中台。 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

译文:

我的父亲当年告老还乡,亲手种下了六株梅花。在这人间俗世里建起一座亭子,哪怕小小的一方土地,也仿佛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难道就没有更优美的林泉池塘之地,可以建造水榭与高台吗?他自己说已经尝遍了世间的滋味,有这么一间屋子就足以让他欢乐开怀。 早上在亭中吟诗,傍晚在月下徘徊。旁人看着觉得这样的乐趣还不够,可他独自饮酒却兴致盎然。 可惜那美好的清风般的时光匆匆远去,曾经的居所变得狭窄又布满尘埃。 后来他又规划经营了五亩地,选在了这城南的角落。开凿池塘,让流水环绕;建起厅堂,远处的壶山就好像扑面而来。 修长的竹子翠绿得如同帷帐,低矮的花朵像锦缎般繁密堆积。虽然没有精巧的亭台楼阁,但很适合我这疏懒闲散的心怀。 整日里避开车马的喧嚣,一条小径早已荒草丛生,布满莓苔。 我很惭愧啊,邑大夫您政务有成还来此与我举杯共饮。秋风吹扫着落叶,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抖动着羽毛。 我吟诗的声音震动了幽深的山谷,连草木都仿佛跟着喧闹起来。 这个地方渐渐受到您的恩泽,从老人到小孩都得到了益处。 只有这小园中的花木,秋日的芬芳还等着您来开启。 其中梅花最受您的喜爱,您为它写下的诗句气势高峻。 我这微薄的心意难以报答您,只愿您能位居中枢要职。 让您的门生遍布天下,就像唐代的裴度一样,在绿野堂安享晚年,留下美好的佳话。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