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阳。 风月已为友,云水环其乡。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扬扬。 萧疎谢公墅,淡静午桥庄。 门前有游子,跨马服牛箱。 冲冲自朋往,衮衮不可量。 谁趋雪霜地,竞媚桃李场。 唯夸颜色好,岂寤道德凉。 伟此岁寒植,千载有耿光。 罙高万物表,耻竝群花芳。 刚肠逾铁石,劲气侵颜行。 况有至佳实,未熟世已望。 负以黄金鼎,登之白玉堂。 调胹谐众口,隽永讵可忘。 致君高舜禹,美俗归轩唐。 药石神圣主,岂但尉黔苍。 功名满蛮貊,誉处还括囊。 终始不少玷,圭璋更颙昂。 我实爱君厚,祷颂无以将。 所愿进退节,臯夔与疏杨。 遂使见慕徒,夙志惬以偿。 翩翩赠行诗,满袖鸣玕琅。 词翰两清绝,山阴咏壶觞。 么微顾曷称,皦皦在中肠。 持用娱霸旅,籍手拜含香。
和陈中行校书
译文:
### 整体理解
这首诗以老梅自喻或喻人,通过描写老梅的品格,来表达对高尚道德和远大抱负的赞美与追求,并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 翻译
老梅树怀揣着奇特的风姿,独自寂寞地生长在山的南面。
清风明月早已成为它的好友,行云流水环绕着它所在的地方。
蜜蜂和蝴蝶无法飞到这里,它在幽深的树林中自在地生长。
它就像谢安那清幽疏朗的别墅,又似裴度那恬淡宁静的午桥庄。
门前有远行的游子,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载物的牛车。
他们匆匆忙忙地结伴往来,人数众多难以估量。
有谁愿意前往那冰雪寒霜之地呢?大家都竞相去谄媚那桃李盛开的热闹场。
人们只知道夸赞花朵颜色艳丽美好,哪里能明白道德的浅薄呢。
这岁寒中的老梅真是伟大啊,它千年以来都闪耀着光辉。
它高高地超出万物之上,以与群花一同争艳为耻。
它的性情刚硬超过铁石,刚劲的气势能逼近前行的队伍。
何况它还有极其美味的果实,还没成熟时世人就已满心期待。
用黄金鼎来承载它,把它供奉到白玉堂之上。
用它烹饪出美味佳肴来满足众人的口味,那悠长的滋味怎可让人忘怀。
能辅佐君主达到舜禹那样的高度,让风俗变得像轩辕、唐尧时代那样美好。
它如同良药能救治圣明的君主,又岂只是能抚慰天下苍生。
它的功名能传遍蛮貊之地,美好的声誉又能深藏内敛。
从始至终都没有一点瑕疵,品德高尚如圭璋般令人敬仰。
我实在是深深地敬爱您,不知该用怎样的言辞来祈祷和赞颂。
只希望您无论进退都能合乎节度,能像皋陶、夔、疏广、疏受那样贤明。
这样就能让那些仰慕您的人,早年的志向得以实现和满足。
您那翩翩的赠行之诗,就像满袖的美玉琅琅作响。
诗词和书法都清新绝妙,如同山阴兰亭那次饮酒赋诗的盛会。
我这微小的回应哪里配得上您的佳作,但我的心意却是明明白白的。
我会用您的诗来慰藉旅途的寂寞,恭敬地接过您饱含情谊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