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四年别,梅萼忽横枝。 久拟投倦翼,还成效雌羁。 初之一毫补,谩素五十炊。 所就竟何事,敢言厌拘縻。 吏民笑已满,虽勤欲奚为。 答以事不然,吾心异群儿。 矻矻不能闲,任汝了事讥。 吾道日已长,天运无穷期。 常恐业未富,无以答明时。 归将闭门坐,谨学毋自欺。 刻心事仁勇,立志防怠隳。 乞我刀圭剂,发此蒙昧姿。
某尝次赞府卢丈高韵复承见示佳篇叹咏之余辄成二首 其二
译文:
我离开家乡已经四年了,忽然看到梅花的枝丫横斜绽放。
长久以来我就打算像疲倦的鸟儿归巢一样回到家乡,可却还是像被束缚的雌鸟一样留在这儿。
一开始我想着能为这里做哪怕一点点的贡献,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五十炊”这里表示时间久)。
可最终我到底做成了什么事呢?我哪里敢说厌烦这拘束的生活。
官吏和百姓们的嘲笑已经够多了,就算我再勤勉又有什么用呢。
我回答说事情不是这样的,我的内心和那些只图了事的人不一样。
我会孜孜不倦地忙碌,不会有空闲,任凭你们讥讽我不会了事。
我所坚持的道义日益增长,就像自然的运行没有尽头一样。
我常常担心自己的学识和事业不够丰厚,没办法回应这清明的时代。
等回去之后我要关起门来静坐,严谨治学,不自我欺骗。
专心致志地践行仁与勇,立下志向防止自己懈怠堕落。
希望能有人给我一剂良药,让我能摆脱这蒙昧的状态。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