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主簿韵 其二

飞乌哑哑鸣,未倦投深枝。 如何三年仕,束带事鞯羁。 丈夫志有在,岂为日再炊。 事业不足道,空成楚冠縻。 有时屏朱墨,静坐欲无为。 不复顾目前,屠沽鬭群儿。 食焉不能怠,况有尸素讥。 风俗幸朴茂,不与骄侈期。 抚摩雅无术,一稔适登时。 吏议尚见贷,兹怀敢萌欺。 一日事必葺,九仞功易隳。 垂满得佳友,天怜愚顿姿。

译文:

天空中飞鸟发出哑哑的叫声,它们还没飞疲倦就已投向幽深的树枝栖息。可我呢,为何这三年为官,要像被束缚住一样,每日系着腰带,被官场的规矩和事务牢牢牵制。 大丈夫心中自有志向,哪能仅仅为了一日两餐的温饱而碌碌无为。这所谓的仕途事业实在不值得一提,我只是白白地戴着官帽,受着这官职的羁绊。 有时候我放下公文笔墨,静静地坐着,想要顺应自然、无所作为。不再去理会眼前那些像屠夫、酒贩一样争争斗斗的庸俗之人。 既然拿着俸禄,就不能懈怠,更何况还要担心被人指责尸位素餐。幸好这里的风俗淳朴美好,没有沾染骄奢淫逸的风气。 我虽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安抚百姓,但恰好赶上了丰收的好年景。上级的评议还能宽容我,我又怎敢萌生欺瞒之心呢。 做任何事情,一天的工作都必须认真完成,否则就像堆九仞高的山,也容易功亏一篑。 在任期快满的时候,我结识了优秀的朋友,这大概是上天怜悯我愚钝的资质吧。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