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绍奕昭君图

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姝。 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 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 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 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娈同戈殳。 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遣投穹庐。 乃知汉计自不疎,画工忧国非奸谀。 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尘。 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君。

译文:

汉朝没有好的办法来引诱匈奴单于归附,于是从后宫送出了如千金般珍贵美丽的女子王昭君。 昭君那秀丽的容貌、妍美的身姿,美玉都比不上,天子一见到她就先忍不住叹息。 后宫三千美女,唯有她最为出众,可她在为自己谋划前程方面却如此笨拙,真是太愚蠢了。 她带着像梨花带雨般的哀愁离开了宫殿角落,只留下对那画工的遗恨,这画工实在是该杀。 世上的人大多看重美色,为此常常叹息感慨,却不想想那些美貌女子也可能如同兵器一样带来祸患。 如果君王早认识到昭君的美貌,定会沉溺于享乐,上天于是把她送到了塞外匈奴之地。 由此可知汉朝的计策并非不周密,画工其实是在为国家担忧,并非奸佞阿谀之徒。 你没看到后世有个号称太真的佳人杨贵妃吗?她让国家社稷遭受了胡人的玷污。 要是当时唐玄宗能早早地挥别这妖冶美丽的女子,那他就能一直做开元盛世的圣明君主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