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绍奕

将军承天宠,建此油幢碧。 喑呜指顾间,匈奴期伏锧。 堂堂帷幄算,暨暨貔貅力。 填填画鼓鸣,烁烁红旗植。 风高战场古,万里快驱轹。 轩昂国士知,痛愤平城厄。 兵求结发战,马作腾槽踯。 英声陵鬼方,义气殚禹迹。 书驰羽檄忙,阵布鱼丽戢。 漫天尘雾黄,照夜戈鋋白。 羌胡那敢鬭,枕籍多于箦。 骈颈亟卖降,析骸仍乞食。 君文比武事,雄伟世共识。 顾我敢言勇,殆类殿奔策。 它年后从车,万一效寸尺。 声名蛮貊间,难避江湖僻。 冥心进取地,高节空介特。 囊锥不可隠,颖脱在朝夕。 丽词工锦绣,妙语珍渠珀。 何时驱俗氛,相会不旬隔。

译文:

将军承蒙上天的恩宠,竖起了那碧绿的油幢。他一声怒吼、挥手示意之间,就期待着让匈奴人伏法受诛。 将军在帷幄之中有着堂堂正正的谋略,麾下的将士们如同貔貅一般勇猛,满怀斗志。战鼓咚咚作响,鲜艳的红旗高高挺立。 在那古老的战场上,秋风呼啸,军队在万里疆土上纵横驰骋,势不可挡。将军如同轩昂的国士一般被人知晓,他痛心愤慨于当年平城之围那样的困境。 士兵们渴望从年轻时就投身战斗,战马在马槽边兴奋得腾跃徘徊。军队的英名威震远方的鬼方,那满腔的义气遍布华夏大地。 紧急的文书如同羽毛檄文般飞速传递,战场上军队排列成整齐的鱼丽之阵。漫天扬起的尘土呈现出一片昏黄,夜晚的兵器闪烁着白色的寒光。 羌胡之敌哪里还敢战斗,死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卧着,比竹席上的人还多。他们纷纷伸长脖子急切地投降,甚至到了拆骨为炊、乞求食物的地步。 您的文章和军事才能一样出色,其雄伟的风格世人有目共睹。而我哪敢自称勇敢,大概就像那在败逃队伍末尾的人一样。 以后若有机会能追随您的车马,我或许还能稍微尽点微薄之力。您的声名远扬,即使在偏远的蛮貊之地也有所耳闻,就算我躲在江湖僻远之处也难以避开。 我已心无旁骛,不再追求进取,空有高洁的气节而显得有些孤傲。但您就像布袋里的锥子,锋芒是藏不住的,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您的辞藻华丽得如同锦绣一般,精妙的话语珍贵得如同琥珀。什么时候能驱散这世俗的阴霾,我们能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相聚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