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真男子,五世相韩国。 父死未及仕,不受暴秦辱。 家僮三百人,求客不顾族。 持说说项梁,立成宗社复。 梁亡羽不遣,事汉羽亦覆。 眇然一身微,两暴以足蹴。 由来蚤学礼,大义灭私欲。 俯仰既无愧,何须真辟谷。 遂令万世后,叹咏长不足。
读史
译文:
张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丈夫,他家五代人都在韩国担任相国。
他的父亲去世时,他还没来得及入朝为官。他不愿意遭受残暴秦朝的侮辱。
他家有三百多个家僮,但他一心寻求能帮他复仇的侠客,根本不顾及家族的利益。
他带着自己的主张去游说项梁,成功地让韩国宗庙社稷得以恢复。
项梁死后,项羽不让他随韩王前往韩国,后来他转而辅佐汉王刘邦,最终项羽也走向了覆灭。
他孤身一人,看似渺小,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两个残暴的势力都踩在脚下。
他向来很早就学习礼仪,能够秉持大义而克制个人私欲。
他一生俯仰天地,问心无愧,又哪里需要真的去隐居辟谷呢。
也正因如此,让千秋万代之后的人们,都不停地对他赞叹咏叹,觉得怎么说都不够。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宓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