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游禹祠告成观

度密穿青且意行,穷居谁识万人英。 山当凿处终须好,水到平时自不鸣。 夏德真应参太始,禹功那复告其成。 登临遗庙秋风里,不尽今来古往情。

译文:

在八月十五这天,我随意地在茂密的草木中穿行,朝着青色的山林漫步前行。在这僻远的地方,又有谁能真正了解那些堪称万人之英杰的人物呢? 山峦在经过开凿之后,最终会呈现出美好的模样;水流到了平缓之处,自然就不会发出喧闹的声响。 夏朝的德政,真的应该追溯到宇宙初始的状态;大禹治水的功绩,又哪里是能够用言语来宣告成功的呢? 我在秋风中登上禹王的庙宇,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古往今来的悠悠情思,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怎么也诉说不尽。
关于作者
宋代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