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 其二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 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 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 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译文:

世间万物的生机与变幻之法并非没有神奇之处,那些看似随手就能获得的感悟和素材,其实蕴含着最本真的道理。 在雪夜的清寒中,明月的光辉洒下,与傲立的梅花融为一体,它们的色泽纯净如一。而在诗坛之中,像陈师道、黄庭坚、苏轼这样的大家,也不过仅有三人而已。 您在论诗方面独具慧眼,就像头上拥有洞察一切的顶门之眼,能精准地把握诗歌的精髓;您在选择风景胜地时,也是兴致盎然,直接享受着那仿佛头顶春色般的美妙。 我提议把西湖当作一个值得探讨、参究的公案,和您一同在这里游玩、品诗,也算是提前结下未来的一段缘分啦。
关于作者
宋代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