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 读书妄意学周孔,行年三十头雪白。 朝廷伏闻治清静,贱子何忧官得失。 平生志气渺江海,前日诗名漫梁益。 相公青毡化乌有,大似不蒙稽古力。 恭惟元祐全盛时,左右明王非列辟。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 同朝人士服该贯,后世儒生犹辟易。 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余岘山宅。 烂然朱紫照一门,绵亘百年随社稷。 中兴郎从间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 只今晨星颇相望,岂不稽首荷王泽。 先人中间亦筮仕,曾未几见捐禄食。 坐令诸子各困顿,须与祖世事乖隔。 忠肝痛胆欲谁付,冷屋风灯但萧瑟。 明知长短均一尽,自是炎凉心所恻。 昨蒙宗公置牙齿,事下丞相当审核。 驽才不堪驾十乘,爝火或可继残夕。 纵然得遂岂其志,未免妻嫂有轻色。 诸兄生儿任门户,两弟行当问家室。 祖宗祭祀足依頼,插架牙签肯终毕。 至尊恭己正南面,下采刍荛及群策。 男儿努力要及时,致君尧舜收故物。 春风吹花满江城,醉击珊瑚夜吹笛。 属予寄傲谅兹契,隠肆壶天许分席。 西游酹酒吊杜甫,东望吟诗怀李白。 潇湘南浮窥舜葬,淮海北上巡禹迹。 归来故旧半为鬼,未死一身长百疾。 向之经行辄梦寐,江汉沱潜犹仿佛。 尘埃熏人眼生翳,文字不立口挂壁。 樊笼日月安足恃,会觅丹砂变形质。 时哉鹏翼倘相逢,俯仰人间访畴昔。

译文:

我走出家门,眼前一片苍茫,竟不知该往何处去。门前青草萋萋,很少有行人路过。 我曾经狂妄地想要通过读书学习周公、孔子的学说和品德,可如今三十岁了,头发却已雪白。 听说朝廷如今政治清明、无为而治,我这样的小人物又何必担忧官职的得失呢? 我平生的志向就像江海一样广阔无边,前些日子在梁州、益州也小有名气。 可如今,宰相的职位和家族的荣耀都化为乌有,这大概是因为没有得到古代圣贤智慧的庇佑吧。 遥想元祐年间的全盛时期,辅佐贤明君主的可都是非凡的人物。 那时我的祖先也得到了机遇,曾与苏东坡、范仲淹一同在朝廷任职。 同朝为官的人都佩服他的学识渊博,后世的儒生也对他敬畏有加。 可如今,祖墓前的石羊只能在高资的梦中出现,金榜题名的荣耀也只空余岘山的旧宅。 曾经家族中满是身着朱紫官服的显贵,荣耀延续了百年,如今却随着国家的变迁而消逝。 南宋中兴以来,郎官侍从之中也有人才涌现,可往往命运不佳,中道受挫。 如今像我这样的人就像晨星一样寥寥无几,怎能不叩头感谢君王的恩泽呢? 我的父亲也曾出来做官,可没做多久就失去了俸禄。 这使得我们兄弟几个都陷入困顿,和祖先的辉煌事迹相去甚远。 我这一颗忠肝义胆又能托付给谁呢?只能在这冷冷的屋子中,伴着摇曳的风灯,倍感萧瑟。 我明知人无论寿命长短,最终都会走向尽头,但世态炎凉还是让我心中悲痛不已。 前些日子承蒙宗公提及我,事情交到丞相那里审核。 我这驽钝之才,实在难以担当大任,不过或许能像微弱的火把,为残夜增添一丝光亮。 就算能够如愿以偿,也并非是我真正的志向,难免会让妻子和嫂子轻视。 兄长们有儿子可以承担家庭的责任,两个弟弟也到了谈婚论娶的时候。 祖宗的祭祀有他们可以依靠,家中书架上的书籍我也希望能够读完。 当今皇上恭敬地治理国家,还能听取百姓和群臣的建议。 男子汉要努力抓住时机,辅佐君王成为尧舜那样的贤君,收复旧日的国土。 春风吹开了江城的花朵,我在夜里喝醉了酒,击打着珊瑚,吹着笛子。 朋友嘱咐我寄情山水,这正合我意,还允许我在他的隐居之处占一席之地。 我想要往西去凭吊杜甫,往东去吟诗缅怀李白。 向南泛舟潇湘,探寻舜帝的陵墓;向北前往淮海,追寻大禹的足迹。 可当我归来,故旧大半都已离世,我这未死之身也浑身是病。 过去的经历常常在梦中出现,江汉沱潜的景象还仿佛就在眼前。 尘世的尘埃熏得我眼睛生了翳障,无法写出文章,只能沉默不语。 被困在世俗的樊笼里,时光又怎值得依靠呢?我打算寻找丹砂,改变自己的体质。 如果时机到来,能像大鹏展翅一样有所作为,我会俯瞰人间,追忆往昔。
关于作者
宋代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